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5 16:40:26
9月23日,德勤在香港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德勤預計2025年港股市場新股數量將超過80只,上調全年IPO募資額預測值至2500億至2800億港元。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IPO融資額同比激增228%,6只超大型新股貢獻六成融資額。從全球范圍看,港交所融資額居首。對于“兩房”上市傳聞,德勤中國華南區(qū)主管合伙人歐振興認為其年內上市機會不大,預計港交所將維持全球IPO冠軍地位。
每經記者|黃婉銀 每經實習記者|李旭馗 每經編輯|張海妮
9月23日,德勤在香港召開內地及香港IPO(首次公開募股)市場最新狀況新聞發(fā)布會。
在發(fā)布會現場,德勤中國華南區(qū)主管合伙人歐振興宣布,鑒于港股市場今年前三季度IPO募資表現強勁、市場流動性持續(xù)改善,以及美國降息預期推動國際資金東移至亞洲高增長企業(yè),預計2025年港股新股數量將超過80只,德勤決定將港交所全年IPO募資額預測值從今年6月的約2000億港元上調至2500億至2800億港元。
歐振興指出,截至9月23日,港股今年前三季度IPO募資額已達約1800億港元,市場亮點包括中概股回歸、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產品擴容,目前約有230宗上市申請正在處理,其中預計至少有5宗募資額超過10億美元的超大型IPO。
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關于“預計下一階段市場領導板塊”的提問時,歐振興表示,科技板塊將繼續(xù)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并有望成為下一階段的領導板塊,目前科技板塊的估值仍有提升空間。“香港作為一個高度開放的資本市場,投資者也期待在這里尋找到高增長的科技企業(yè)。香港也在持續(xù)優(yōu)化上市制度,如設立‘科企專線’手把手幫助科技公司解決上市難題,未來會吸引更多科技公司來港上市。”歐振興說。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上市業(yè)務華南區(qū)主管合伙人呂志宏介紹,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市場新股勢頭強勁,港交所共迎來66只新股上市,較去年同期的45只新股增長47%;新股融資總額達182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556億港元的融資總額增長228%。其中,6只單筆融資超過10億美元的超大型新股貢獻了約六成融資額,且逾六成的融資額來自H股上市項目。
不過,2025年前三季度沒有任何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上市,僅有1只以“同股不同權”形式上市的中概股回歸。
呂志宏表示,66只新股成功上市背后有不少有利因素,如內地政策推動許多龍頭企業(yè)來港上市、港股上市審批流程優(yōu)化、大量國際資金回流香港,使市場流動性大幅增加。“基于此,港股市場在前三季度有所調整,預計2025年全年都會繼續(xù)保持這個態(tài)勢。”
從全球范圍看,地緣政治沖突與美國關稅政策為資本市場帶來不確定性。盡管如此,港交所仍以1823億港元的融資額位居全球交易所首位,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分列第二、第三。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自第二季度起回暖,并以最多新股數量取得全球新股融資排名的第四位。上交所和深交所則分別位列第五和第八。
歐振興介紹,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前十大新股融資規(guī)模較去年同期略降3%。今年前三季度全球融資額最大的10只新股中,港交所獨占4席,寧德時代(03750.HK)以410億港元的融資額登頂,緊隨其后的是預計于9月30日上市的紫金黃金國際(02259.HK),恒瑞醫(yī)藥(01276.HK)排名第八,三花智控(02050.HK)排名第十。在上交所上市的華電新能(600930.SH)則排名第四。
2025年前8個月,港交所收到的上市申請數量和正在處理中的申請上市個案數量均大幅增加。期內,港交所共收到283宗上市申請,較去年同期的127宗上市申請增加123%;正在處理中的申請上市個案為244例,較去年同期的82例增加198%。呂志宏透露,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醫(yī)療與醫(yī)藥板塊和消費板塊,其中有很多是沖刺“A+H”上市的公司。
今年前三季度融資額排名前五的新股均為超大型新股,每只最少融資100億港元,前五大新股融資總額達987億港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前五大新股融資總額僅為419億港元。
呂志宏接著分析稱,今年前三季度暫時沒有18C公司(特??萍脊荆┥鲜?,但目前有在處理的18C申請,相信年內會有18C公司上市。而前三季度有11家18A公司(暫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去年同期僅為3家。
按發(fā)行方所在地區(qū)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在港股上市的公司中,88%來自中國內地,6%來自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有4家海外公司來港上市,它們分別來自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和美國,融資額共計54億港元。去年同期僅有2家國際企業(yè)來港上市,融資額共計16億港元。
對于企業(yè)比較看重的市盈率,截至9月19日,香港主板市場的市盈率達到15倍,這一數字已經重回2021年第四季度的水平。歐振興表示:“2021年有很多中概股回歸,包括快手這樣的大型企業(yè)?,F在市盈率重回15倍,說明港股市場開始回到之前的軌道了,相比2024年第一季度11倍的市盈率,上升了逾30%。”
在回答現場記者關于“美國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計劃今年在美上市,港交所能否繼續(xù)維持年度全球融資冠軍”的提問時,歐振興表示,房利美與房地美(以下簡稱“兩房”)的上市目前還只是傳聞。自2008年次貸危機后,“兩房”被美國政府國有化,之后便一直有“兩房”要上市的傳聞出現。“但‘兩房’上市涉及美國國會立法,需要改革住房金融制度,使其市場化,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時間討論,今年第四季度時間有限,(‘兩房’)上市機會不大。”
歐振興繼續(xù)分析稱,即使不考慮“兩房”,目前港交所仍與位列全球IPO融資額第二的紐約證券交易所拉開了600多億港元的差距。“我們預計這個差距會進一步拉大,所以香港維持全球IPO冠軍的問題不大。”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