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10 23:19:45
在中國體育代表團遠赴巴西參加奧運會的當下,國家電網公司也正活躍在巴西的資本舞臺上。8月9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國家電網公司正計劃以130億美元,收購巴西電力公司CPFL Energia SA(下稱CPFL)及其一家上市子公司,此筆交易有望成為中國在這個南美州國家的最大手筆投資。
每經編輯| 賀泓源 趙天宇
每經實習記者 賀泓源 趙天宇
在中國體育代表團遠赴巴西參加奧運會的當下,國家電網公司也正活躍在巴西的資本舞臺上。
8月9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國家電網公司正計劃以130億美元,收購巴西電力公司CPFL Energia SA(下稱CPFL)及其一家上市子公司,此筆交易有望成為中國在這個南美州國家的最大手筆投資。
記者注意到,CPFL在巴西運營發(fā)電、輸電等業(yè)務,配電業(yè)務的市場份額為12.3%,居巴西首位,目前在美股上市。其7月初的公告顯示,該公司的股東Camargo Correa SA與國家電網國際發(fā)展有限公司簽訂了具有約束力的協(xié)議,涉及CPFL 23%的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國家電網和巴西公司CPFL分別求證此事,截至發(fā)稿未獲明確答復。不過,目前國網旗下的國網國際巴西控股公司,已成為巴西第三大輸電運營商,在本次里約奧運會上所輸送的部分電量,正來自于國網所運營的輸電線路。
除此之外,近年來國網亦頻頻開啟海外并購模式,海外投資運營的電力資產遍及亞洲、美洲、歐洲和大洋洲。國網海外并購背后的邏輯是什么?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網“頻頻出海”,與海外項目較高的收益率不無關聯(lián)。在韓曉平看來,國網對大規(guī)模、長距離輸電運營更為擅長,而這正是大部分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階段所需,剛需遇上技術優(yōu)勢,由此帶來的則是較為豐厚的利潤。
掘金巴西電力市場
8月9日,華爾街日報發(fā)布消息,國家電網意圖收購巴西一電力公司的股權,此事再次被引入公眾視野。上述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國家電網正尋求收購巴西電力公司CPFL以及一家上市子公司,交易金額總計130億美元。此外,知情人士稱,預計本月將獲得CPFL大股東手中的股權,然后向其余股東提出全面收購要約。
記者隨即聯(lián)系了國家電網,試圖對此事進行求證,但截至發(fā)稿未獲得回復。
事實上,這已不是外媒第一次傳出國家電網將收購CPFL 公司股權的消息。今年7月1日,路透社曾報道稱,CPFL 的股東 Camargo Correa SA,正在售賣前者23%的股權,而買方正是國家電網國際發(fā)展有限公司,這部分股權作價18億美元。
據(jù)巴西《經濟價值報》7月報道,國網在收購CPFL公司23%的股份后,在巴西的裝機容量將增長3144兆瓦。另外還將獲得8個配電特許經營項目,占全國市場的14.3%,配電量可達57558吉瓦/時,將鞏固其在巴第一大“電力私營公司”的地位。
記者在CPFL 公司官網上找到了今年7月1日該公司關于股權轉讓的公告。公告稱,該公司的股東Camargo Correa SA與國家電網國際發(fā)展有限公司簽訂了具有約束力的協(xié)議,內容指向股份購買協(xié)議的簽訂,涉及該公司股權的23%。當時路透社曾報道,CPFL 的其他股東可以與國家電網競價,或以同等條件將自己手中的股權出售給國家電網,如果采取后者,則將提高交易的最終規(guī)模。
CPFL 公告同時稱,上述股份購買協(xié)議,將在盡職調查等程序完成后進行;此項交易的有效結論,需在巴西反壟斷機構 CADE 和巴西的國家電力監(jiān)管機構批準后,方可生效。
目前,上市公司CPFL 并未公開發(fā)布關于上述事件的最新進展。記者發(fā)送郵件致該公司,試圖詢問這23%股權轉讓的進程,但目前未獲回復。
CPFL目前在美股上市,其業(yè)務主要分為配電、傳統(tǒng)能源發(fā)電、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商業(yè)和服務5個部分。來自該公司官網2016年6月資料顯示,該公司配電業(yè)務的市場份額為12.3%,居巴西首位,市場大小為56.6 太千瓦時/年,業(yè)務主要集中在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而發(fā)電部分的市場份額占2.2%,其中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占比94%。
國網已躋身巴西第三大輸電運營商
實際上,國網對巴西的投資遠遠不止于此次股權交易。據(jù)國網官網顯示,其早在2010年就已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注冊成立了國網國際巴西控股公司,主要開展輸電資產投資和運營業(yè)務。2010年和2012年,分兩次共收購了巴西12家輸電特許權公司100%的股權。
據(jù)國網披露,國網國際巴西控股公司已成為巴西第三大輸電運營商,在本次里約奧運會上,從東北部和中西部往里約、巴西利亞、圣保羅這三大奧運城市所輸送的部分電量,正來自于國網所運營的輸電線路。
此外,國網的海外發(fā)展戰(zhàn)略頗為引人注目。據(jù)2008年成立的國網國際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稱“國際公司”)介紹,自2009年以來,該公司先后收購了菲律賓國家輸電網40%股權、巴西12家輸電特許權公司100%股權、葡萄牙國家能源公司25%股權以及澳大利亞南澳輸電網公司41.11%股權,連續(xù)中標巴西特里斯皮爾斯流域水電送出項目、美麗山水電送出配套工程等多個特許經營權綠地投資項目,海外投資運營的電力資產遍及亞洲、美洲、歐洲和大洋洲。
對此,韓曉平認為,國網“頻頻出海”,更多原因在于海外項目較高的收益率。他表示,國外電力市場的電價較高,由此帶來了相對充足利潤,更根本的原因則是國網的技術優(yōu)勢。在韓曉平看來,由于我國能源中心和負荷中心呈逆向分布,所以國網對大規(guī)模、長距離輸電運營更為擅長,而這正是大部分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階段所需;與此同時,大部分發(fā)達國家已經越過這一階段,更多為分布式電網,所以國網在這一市場并無太多競爭對手,剛需遇上技術優(yōu)勢,由此帶來的則是較為豐厚的利潤。
據(jù)《人民日報》2015年報道,截至去年7月,國網的境外資產突破1000億元,累計實現(xiàn)利潤190億元,其海外項目年均投資回報率在12%以上,境外投資項目無一虧損、全部盈利。
不過,國網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則是國內電力市場增速的放緩,據(jù)國家發(fā)改委日前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2.78萬億千瓦時,僅同比增長2.7%。面對日漸放緩的國內市場,出海或成為了國網保持增速的重要手段。
韓曉平表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國網都將處于“國內進行新電改,國際市場持續(xù)推進”的局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